永乐国际欢迎您登录

突发爆炸!一博士生大面积烧伤!仍在ICU!

更新时间: 2023-12-08 来源:永乐国际欢迎您登录

  继 “10·24南航实验室爆炸” 事故后,仅仅时隔6个月,又有高校实验室出事了。

  4月20日,中南大学实验室内发生爆燃事故,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博士生在事故中大面积烧伤,事故具体原因尚不知晓。但据网友爆料,伤者在做实验时由于高温金属粉末进入气管和食道,覆盖全身80%以上的皮肤持续燃烧,皮肤大面积烧伤。目前实验室已封闭。

  4月27日,中南大学发布了对本次事故的情况通报,学校已启动事故调查,将根据最终调查的最终结果严肃处理。

  近日,网传中南大学一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博士生在事故中受伤,身体大面积烧伤,引发关注。记者正常采访获悉,此事属实。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一名博士研究生烧伤。27日上午,中南大学官方就此作出回应,文章称,2022年4月20日10时50分左右,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发生一起爆燃事故,该学院一名博士研究生受伤。学校第一时间将受伤学生送往医院救治。事故发生后,学校格外的重视,立即组织力量全力救治,目前该生病情稳中趋好。

  与此同时,学校启动了事故调查,目前正在调查过程中,将根据最终调查的最终结果严肃处理。感谢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关心和对该生的关爱。学校吸取这次的教训、举一反三,正全方面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受伤学生在湘雅三医院。”26日上午,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工作人员称,目前学院领导正在积极了解情况,伤者有专门人员在照顾,其他情况暂不了解。据介绍,受伤学生为该院一教授所带博士生。

  有媒体多次致电该教授,电话均提示正在通话中。之后,该导师回拨记者电话,当记者提及受伤学生一事时,该导师遂挂断电话。

  随后,记者致电湘雅三医院急诊科,工作人员称受伤学生目前仍在重症监护室,暂不能探望。

  记者多次致电该教授,电话均提示正在通话中。之后,该导师回拨记者电话,当极目新闻记者提及受伤学生一事时,该导师遂挂断电话。

  根据知情的同学提供的消息,这位博士生当天做实验的时候用到了铝粉,而且实验条件可能是温度比较高,最后导致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该博士生被烧伤,最后住进了湘雅三院的重症监护室。

  但同时铝粉具有一定的可燃性和爆炸性,所以说在使用时也需要非常注意操作方法。

  其实,去年发生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验室爆炸事件也是类似的原因,镁铝粉爆炸,最终让一些学生受到了伤害,但是至今学校也没有对外公布调查情况和最后的处理结果。

  在早期,东华大学一位研究生也是,因为指导直系师弟做实验,最后高锰酸钾发生反应,实验室着火,最后整个人也受了伤。

  毕业后因为受伤的问题造成视力出现了问题,只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整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

  中南大学是我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类高等院校,位列国家“985”、“211”“双一流”,是我国名副其实的知名高校,校内实力也是十分强悍,材料科学与工程也在第四轮的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学科。

  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话题永远不过时,安全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第一个任务,实验室化学物品多,部分材料易燃易爆,属于高危区域,若发生安全事故, 实验室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事故频发,2021年以来高校、科研机构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尤为多。

  2021年7月27日,中山大学药学院,实验室在清理此前毕业生遗留在烧瓶内的未知白色固体,一博士生用水冲洗时发生炸裂,炸裂产生的玻璃碎片刺穿该生手臂动脉血管;

  2021年7月24日,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一玻璃厂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最终造成1人死亡1人轻伤;

  2021年7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学一化学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火情,一位博士后实验室人员头发着火,最终诊断为轻伤;

  2021年3月31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一名研究生当场死亡。此次事故的原因是反应釜高温度高压力爆炸,导致该学生当场去世。

  实验室事故频发给我们每一位硕博士,科研人员敲响了安全警钟。实验室中的任何一个小小的隐患,小小的疏忽,都可能会酿成大的事故,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一件件安全事故,令人痛心,希望高校务必重视实验室安全,个人务必重视实验室安全,此类悲剧不再发生。

  实验室事故频频发生。2019年6月4日,教育部曾针对高校实验室有几率存在的安全问题,印发《关于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各地各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增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保障校园安全稳定和安全。

  《意见》强调,要提高认识,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复杂艰巨性,强化安全红线意识,深刻理解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解决实验室安全薄弱环节和突出矛盾,掌握防范化解遏制实验室安全风险的主动权。

  《意见》要求,各地各校要强化落实,通过强化法人主体责任、建立分级管理责任体系,健全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营造人人要安全、人人重安全的良好校园安全氛围。

  最后为各位科研人送上一份来自中山大学的实验室安全基本准则,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我们大家都能顺利、安全地开展实验:

  1、开始任何新的或更改过的实验操作前,需了解所有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潜在危险及相应的安全措施。使用化学品前应先查询化学品安全说明书(SDS)。

  2、进入实验室工作前,须熟悉实验室及周围环境,明确灭火器材、电闸、紧急喷淋装置等设施的位置和操作程序,熟悉紧急应变措施和流程。

  3、进入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应穿工作服,应把长发及宽松的衣服束起,切勿穿拖鞋、凉鞋或露趾鞋进入实验室,离开实验室须脱下工作服。

  4、进行有几率发生危险的实验时,须根据实验情况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戴护目镜、面罩或防护手套等。

  8、易燃、易爆、剧毒化学试剂和高压气瓶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领用、存放和保管。

  9、保持实验室整洁有序,及时清洗整理或处理废弃物。所有实验废弃物应弃置在相应的废物容器内,分类收集处置。

  11、禁止在实验室内私拉乱拉电线,在烘箱、电阻炉等加热设备或冰箱等散热设备附近堆放物品。常常检验核查长期通电作业的冰箱、烘箱等设备,及时清除隐患或报废到期设备。

  13、实验结束或离开实验室前,按规定采取结束或暂离实验措施,并关闭仪器设施、水、电、气和门窗等。

  14、若发生火灾、爆炸、失窃及污染等安全事故时,应采取比较有效应急措施,并向有关部门和负责人报告。

  2015年12月,北京某高校化学系一间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1名正在做实验的博士后当场死亡。事故原因主要在于实验过程中氢气泄漏,而实验人员并未发觉,实验涉及到的高温环境引发了氢气爆炸。

  2013年4月,南京某高校一处废弃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死3伤。事故发生直接原因是外来实施工程人员用明火切割金属,而该废弃实验室是10多年前存放化学药品的实验室。废弃了10多年的实验室,还存放有危险化学品,可以说这起事故,与危险化学品管理疏忽不无关系。

  把记忆拉回2018年12月,北京某高校在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实验期间,实验现场发生爆炸,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这起事故直接原因主要在于,反应过程中产生了易燃气体氢气,由金属摩擦及碰撞产生的火花点燃而发生爆炸,爆炸的同时造成了镁粉粉尘爆炸和其他可燃物的剧烈燃烧。事故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其中最终的原因就在于对科研项目安全管理的不到位。

  实验室里发生的危险,往往就在于一点一滴的小细节上,而正是因为如此,才更需要大家打起十二分的警惕!

  现在研究生疯狂扩招,更不可思议的是一些本科生也早早在大二大三就开始跟着研究生一起做实验,而这一切就导致实验室人员数量多且很复杂,培训和监管稍有疏漏和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并且,若能的话国内高校也有必要引入国外大学的经验。首先,教授在提交实验项目时,必须附带实验风险评估报告,由专业部门审核批准。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在进入实验室时,只关心项目带来的意义、影响,没有考虑到实验本身的风险因素,这是一个盲点。其次,高校应配备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实验室安全保护,国外一些知名的化学品企业及高校,安全人员人数甚至超过了研究人员。

  对于学校而言,全校实验室安全检查不能浮于表面,要落到实处,在这一点上,有的高校还直接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比如像华东理工大学,其作为国内成立最早、顶级规模的化工类院校。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实验室超过了总数的2/3。为此,华理制定了一系列实验室“军规”,仅涉及实验室安全的文件就达10多项。同时,华理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全校实验室安全检查。

  而对于同学们来说,实验室安全风险隐患多多。进入实验室后,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实验,按规定做相关操作,还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着想。实验室安全准则要牢记心中并遵守,自己做实验时要谨慎小心,不要眼高手低。

  (来源:极目新闻,知乎、弗雷赛斯等,北大清华讲座,潇湘晨报,募格学术等)

  突发!化工大省“双控”!原料暴涨!货源告急! 动线日!几十家化工厂停产!涨价停不下来!

  疯狂!暴涨50%!几十种化工原料飙涨! 大疫之年!涂料行业十大风云人物评选!

返回:技术方案